{
就在此文撰写的过程中,3G牌照正式发放:中国移动获得TD牌照,中国联通获得WCDMA牌照,中国电信获得CDMA2000牌照。
该来的还是来了,不过有点晚。3G就像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舞女,不过这次不是羞涩,而是一脸的哀怨,直到年老色衰才被获准出来表演。
既然上台了,那就好好表演,把自己的拿手绝活都拿出来,怎么着也得证明自己比那些半路出家的村姑强吧?下面就来看看这个过气的舞女到底有哪些绝活可以拿得出手。
可以说,3G时代就是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准确的说应该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端,也许移动互联网的腾飞还在4G。3G从根本上实现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融合,也催生出很多新的产业机会,以及让原有的移动应用和互联网应用有了新的市场空间。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未来几年的十大移动互联网应用:
1、移动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将是未来3G和移动互联网产业当中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在2G时代手机主要用来打电话、发短信,2.5G时代可以上WAP、玩彩信,在3G时代,不光是可以“玩”还可以“用”,不光是可以“获取信息”,还可以“达成交易”——在手机上可以订票,可以买卖股票,也可以拍卖东西,手机真正成为万能军刀。
在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较为成熟的,移动电子商务的威力已经开始展现:2007年,电子商务市场收入占日本无线增值服务市场收入的63%,并且增长迅速,较上年增长29%之多。
谷歌已经将移动google定位成“随身万事通”,为客户提供基于“位置”的本地化信息服务,而未来,google必将更进一步,将“支付”和“物流”整合进来,提供全程的电子商务服务。
2、手机游戏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游戏,难怪游戏那么受欢迎。从街边的电子游戏,到电视游戏,再到PC游戏,无不证明了游戏的强大生命力,在手机上同样如此!手机游戏的市场空间将不亚于电脑游戏,因为手机虽然操作和展现能力不及电脑(这些可以通过游戏的设计来尽量弱化),但它最大的好处则在于随身,用户玩游戏往往就是因为无聊,手机当然就成为玩游戏的首选。
个人认为,手机上游戏会走PC游戏的老路,先是单机游戏兴起,
perfume shop,再是网络游戏的繁荣。目前虽然单机游戏占大头,但手机网游的崛起也就是一两年的事。
3、手机音乐
自古以来,音乐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有人的地方就有音乐”。音乐创造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明星,带来了一群又一群的歌迷,也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如随身听时代的sony,mp3时代的IPOD。互联网的出现,让音乐的生产和销售变得更为容易,也让音乐盈利模式更为多元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音乐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用户携带音乐变得容易,由冲动变成拥有(音乐)变得更加便捷,有共同音乐兴趣的人交流更为方便——音乐将变得无处不在!
虽然终端性能和资费等在一定程度会限制着手机移动的发展,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一旦手机音乐找到了属于它的商业模式,将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手机音乐的潜力将是目前作为运营商唯一赚钱的几大增值业务之一的彩铃所不可比拟的。
4、位置服务
互联网让基于位置的服务从军事、地质勘测等专业领域走向普通大众,也衍生出多种多样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相对来说,在基于位置服务的应用上,手机比电脑更有优势,因为“位置”和“身份”是手机与生俱来的优势,基于位置电脑所无法提供的应用,如导航、基于位置的游戏,流动资产追踪和人物追踪和救援服务等,与身份相结合可以提供更好的地图查询和周边信息查询服务。
5、手机动漫
据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动漫产业的产值在2000亿-5000亿美元之间。在日本,动漫产业是第二大支柱产业,当年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日本动漫功不可没,当然他们也没少在中国挣钱。中国香港的动漫市场的年营业收入甚至超过了电影产业。
并且,调查数据显示,手机动漫的客户分布较广,在15-45岁之间,中国这一年龄段的人口约有6亿。在这一年龄段中,手机的覆盖率也是最高的,折算下来,保守估计手机动漫的潜在客户规模约有2.3亿,就看何时能挖掘出来。
但是,一些因素严重影响了手机动漫的发展,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缺乏完善的版权保护机制,创新积极性严重不足,从而导致手机动漫甚至互联网动漫,未形成像样的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
designer handbags,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内容更容易得到保护,电视动漫发展得红红火火。
如果能够建立起有效的版权保护机制,手机动漫市场前景不可限量。
6、移动流媒体
严格说来,移动流媒体只是一种技术的叫法,可能就叫移动视频更容易让人理解,也更易于与手机动漫、手机音乐等进行区分。
在2.5G时代,视频业务就跃跃欲试,但苦于网络和终端的因素,迟迟发展不起来。现在3G来了,视频业务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未来视频业务大概会有几类:通信类的可视电话,娱乐类的手机电视,以及一些特殊应用,如视频监控。
考虑到用户的使用习惯,亚洲人更喜欢含蓄的沟通,这就决定了可视电话难以成为大众应用。在某些特殊领域,可视电话倒是会有一些小规模的应用,如基于IM的视频通话;与电子商务的结合,
mulberry shoes,可以在线浏览想要购买的商品;利用手机实现快速的新闻在线报道和直播等。
手机电视将会成为移动视频的主要应用。但需要强调的是,手机电视不仅仅是电视,光是靠电视直播并不能真正形成独立的商业模式,而只是作为传统电视的新的接收终端而已,但用户体验远远比不上电视,因为电视台在做节目根本就不是为手机用户量身定做的。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广告售价。手机电视真正魅力在于它的互动,用户可以随时点播想看的内容,可以参与与关注同样内容的用户进行互动聊天和评论。
视频监控有一定市场,但主要还在行业应用领域,比如交通事故处理,交通信息查询什么的,但成为大众应用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7、手机电子书
相对来说,手机电子书在亚洲发展得更好,在日本,手机电子书已经成为除了手机音乐和手机游戏之外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应用。
手机电子书大概可以分为几类:手机报纸、手机杂志和手机小说。现在中国移动的手机报做得如火如荼,既有手机杂志和手机报纸。相对来说,手机杂志更受欢迎。当然,在信息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手机报纸,尤其是和“三农”相关的报纸应该还会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手机小说将是未来手机电子书当仁不让的主角。虽然还未形成像样的商业模式,但随着互联网小说的火爆,手机电子书已经呈蓬勃发展之势。但版权保护仍然是手机小说下一步发展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目前的内容拥有者由于版权无法得到有效保护不得不采取“留一手”的模式,即通过线上聚集人气,保留最后几章内容进行实体出版,
http://spriveti.com/index.php?do=/yaoya6892576/blog/mulberry-for-target-gianmarco-lorenzi-shoes-sale-mulberry-fo/,通过实体书盈利。这样的模式使得只有处于长尾头部的1%的内容得以出头,而处于尾部99%的内容不得不选择无偿为丰富广大网民的精神生活做贡献。合适的盈利模式和有效的支付手段,是手机电子书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8、无线广告
移动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最大的差异就在于盈利模式的多样化。传统移动业务基本采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盈利模式,而移动互联网则更倾向于互联网的盈利模式,既可以向客户收费,也可以通过广告、交易提成等向商家收费,这就为无线广告带来了商机。
最早的无线广告是短信群发,而且效果出奇的好,因为那时的手机用户太善良了。慢慢的有上当受骗的,有乱收费的,人们的态度就发生了逆转。可以说,短信群发为现在的无线广告挖了一个巨大的坑。无线广告需要做的是如何让手机用户舒服的接受它!现在看来,嵌入式广告、关键词和趣味广告是比较的解决方案。
9、无线社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换成现代的语言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社区”,因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是群体性动物。互联网社区的发展经历了以话题为中心的新闻组、BBS,以个人展示为中心的博客,发展到现在以关系为中心的SNS。移动互联网经历着类似的发展路线,论坛社区成就了3G门户,移动博客则直接为移动SNS所取代。相对来说,手机更适合SNS,因为SNS不需要太出色的屏幕展现,更强调个人动态的展示。
虽然即使是互联网SNS也没有形成完善的盈利模式,但SNS的盈利是迟早的事,而且不会太慢,因为它是到目前为止最为美妙的群体沟通方式,甚至比实体的社交活动更出色,当然它要做的是怎样让这些用户活跃起来,这需要不断推出新的应用或者是具有粘性的王牌应用的贡献。
10、手机安全
与互联网类似,在智能手机迅速普及的形势下,安全将成为用户关注的问题之一。“机器越智能,就越容易出事”,似乎已经成为发展中的定律,手机安全注定会与手机“智能”如影随形。尤其是在手机成为集通讯、娱乐、支付、通行的“万能军刀”之后,手机出现安全问题的机会成本将大大提高。手机安全将会成为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反恐精英”。
}
WAP网站如何赢利
{
[日期:2007-01-12] [字体:大中小]
手机本身的特征使得WAP网站对用户的粘连性更强,在某种意义上更易形成对用户的独占性和市场的垄断,换言之,WAP上的"大者恒大"的特征比WEB更为显著。对WAP网站而言,如果在起步时即占到一定的优势,对于日后的生存与发展都极为重要,这就要求网站在初期规划时必须有独到之处,结合自身的优势,构筑具有核心价值的内容特色。
WAP手机上网的市场目前正处于开拓发展之际,各方面还不是很成熟,但正因为不成熟,才能有更多的发展开拓机会,因为创业不可能守着一个成熟的市场。下面让我们来讨论一下WAP网站可能的收入渠道。
渠道一,通过电信运营商代收费
对大多数用户而言,其使用WAP上网,目的是为了获取内容而不是简单的语音通讯。WAP网站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内容的采集整理与加工,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庞大的资料库,为无线上网提供了价值链中最重要的部分,当然可以进行内容收费。
目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对WAP内容开发商提供代收费服务,中国移动的对外合作品牌是“移动梦网”,WAP业务品牌是“MO”;中国联通的对外合作品牌是“联通UNI”,WAP业务品牌是“互动视界”。
通过电信运营商合作WAP进行收费的几个要点:
1、接入电信运营商,要求严格,首先要求有100万以上注册资本,具备ICP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等等,
http://actorspace.net/blogs.php?action=show_member_blog&ownerID=1815。你得先到通信管理局申请ICP证,然后再去移动/联通申请WAP接入,业务要审批,平台要拨测,时间上需要1—3个月。
2、一般是包月收费,如5—10元/月/人,此外一些图片铃声软件下载类业务也可以做按次收费,每次1—2元,如下一个手机屏保为2元。
3、一般都是按省接入,如果你在广东,那么你就和广东移动签署协议。如果你有全网接入资格(注册资金1000万以上),那么可以直接接入移动或联通的总部,做到一点接入,全网服务。
4、电信运营商与合作方的分成比例为15:85,电信运营商15%,合作方85%。如果你的WAP站点有1万名用户,每月收取5元合计5万元,移动运营商分7500,合作方可分到,不过分成比例近期可能有调整,运营商估计会调高自己的比例。此外,结算一般是按月进行分成,第二月结算第一月的收入。
渠道二,WAP广告
尽管手机的诸多限制使WAP上广告很难有较好的显现效果,但手机所具有的个人化及随时随地皆可使用的特点已足以使人们对无线网上广告的前景持非常乐观的态度。
通过WAP技术,对手机用户,客户群的划分可以做到极其细致极其专业,这样,在用户定制基础上通过对广告投放的种类、数量、投放时间及区域均可得到比较好的控制,能够以强针对性、低产量、高产值为切入达到最佳的效果,为不同用户提供切合其需要的不同增值服务。
比如,你做的是一个女性为主的内容站点,如果这个站点聚集有5万用户,那么你就可以向女性用品厂商提供WAP页面广告;如果你做的是一个很有名气的青少年WAP站点,那么就可以向青少年用品厂商,比如服装、食品、数码产品等等,提供广告页面,用户进入你的WAP站点,首先就会看到广告。
对于WAP网站广告赢利点方面,我想还需要一些时间上的观察,因为还没有很实际的例子,简单说没有人做。
但手机的广告性能却又是非常有价值的,比电视都还要直接有效。这个广告不是指短信的方式,短信的广告价值其实并不是很大,相反还会引起用户反感,唯一的优点是短信很快捷,PUSH一下都全部发到。
我了解的手机广告是应该是WAP为载体,通过WAP页面(文字与图片)、MMS彩信、JAVA手机软件以及Mflash、手机电视等移动流媒体技术,
adidas shoe ads banne。当然,移动流媒体还有点早,市场也缺乏。从目前看,只有WAP、MMS、JAVA这三种技术是手机广告的最好媒介。
今天,我们谈谈WAP网站的代收费的赢利模式。
首先,解释一下代收费的概念。
代收费是中国移动最早实施的一种商业合作模式,在2001年,中国移动决定向SP公司(电信增值业务服务商)开放它的短信通道,由SP公司提供内容和服务,移动公司代理收费,如果有订阅了SP公司的短信节目的手机用户,则移动公司直接从其话费中扣除相关的费用,然后再和SP公司进行结算。
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与网通的小灵通都提供有代收费服务,包括短信、WAP、彩信、JAVA、IVR、BREW、GPS等等,这些增值业务都可以进行代收费。
要通过移动进行代收费,就必须拥有移动的SP资格。目前,成为SP公司的门槛和要求比较严格:至少是100万以上注册资金的科技公司(如果要做全国服务要求是1000万以上的注册资金),要有ICP许可证,要到移动或联通进行申请和审批,中间的手续比较严格。
后来,有些SP公司也提供代收费服务,简单说,就是把他们的代收费通道租赁给一些公司或者个人,协助他们向手机用户收费,这样的公司或者个人通常叫CP(内容提供商)。现在很多的电影网站就是这样的方式,要看电影,就要输入你的手机号码,然后再发给你密码,才可以进去。输入手机号码的同时,就是已经订购了他们的记费短信,简单说,用户被扣费了。
相对移动联通他们,申请SP公司的代收费,做他们的CP,比较简单,因为SP公司也需要创收,他给CP提供通道,实际上CP也帮他产生了业务流量,而且他要和CP分成或者是向你收费。现在很多SP公司都有代收费的服务,向没有SP资格的公司和个人提供。需要明白一点的是:SP公司提供的代收费,实际上是第二层的代收费了,第一层在移动那里。因此,SP公司的信誉问题最好要调查清楚,因为钱毕竟经过他们的手才到CP的手里。
好,不多说,现在说说WAP网站怎样通过代收费的技术实现。
1、移动代收费和SP代收费,在技术原理上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如果是移动代收费,你就是SP,需要和移动写接入平台进行记费;如果是SP代收费,你就是CP,需要和SP写接入平台进行记费。当然,这是两个性质的平台。至于是做SP,还是CP,各位朋友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了。
2、WAP网站代收费的渠道有2种,一是短信代收费,一是WAP代收费。
短信代收费,我想很多朋友都知道了,目前这个做的也很多,很多电影网站或者是收费网站都是通过短信的方式向用户收费的。用户要输入手机号码或者是发短信到什么号码上去,获得密码后才可以继续访问,这时,移动就自动对该手机用户进行扣费。 WAP代收费,实际上和短信是一样的。只不过WAP是走WAP的方式,而不是短信的方式。上过移动梦网的朋友,应该对WAP收费很理解吧,呵呵。当你浏览到一个WAP图片时,系统会提示你,如果你要下载,就要付费:2块一次,或者是包月服务,6块一元,等等,如果你点了WAP页面上的“确认”后,你就可以下载这个图片或者是浏览内容了,但移动的WAP系统同时也对你进行了扣费。就这么简单。
有兴趣的朋友,就打开你的WAP手机,登陆到移动梦网(WAP地址 http://wap.mont)去试一把,随便找个栏目进去,一路点下去,很快就会遇到“订购确认”了,呵呵。
}
移动互联网的现状和前景http://web.heima.com/wap/.shtm
{
移动互联网的潜力很大(数字类似七八年前的互联网,前景超过10年前的互联网),应用空间绝不只是现今服务商们提供的这些;它受环境、屏幕和输入条件的显示;但更受益于其个性化和移动性的特征;速度一定不会是问题。
移动互联网的未来肯定不是现在的“天气预报”、“电子邮件”、“IM聊天”等,它的应用范围以及盈利模式绝对比当初的互联网要更广泛、更多样化. 未来几年,手机成为各收入人群进入互联网的重要途径,并和PC形成依赖性的相互补充;更多人开始充分运用互联网,成为其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阶段移动互联网用户
现阶段移动互联网用户主要的用户群是:低收入、低学历、低年龄的“三低人群”,
http://yourefer.net/pg/blog/fds1dtde,这些人用手机上网获取以“黄”为主的娱乐内容,打发无聊时间。
为什么会是这些人群?
1、 收入低。
从手机上网的用户职业中可以看出:保安、工厂工人、学生、自由职业和无业人员占据用户总量的78%,
这些用户的低收入水平限制了他们的互联网终端的占有率,因为从居住环境、工作时间、收入水平来说,这些人都不具备使用PC上网的条件。手机是他们目前能够利用的打发无聊时间、接触互联网的最廉价甚至是唯一的终端。
2、接触互联网的时间段
现在互联网的中高端人群绝大部分是从最初期就追随中国互联网的人群,这些人能够理性的选择并有条件选择最合适的上网方式。由于这些中高端用户经历过中国运营商或SP们榨取式的收费方式,这些用户在心里有着很偏激的“不能用手机上网”的认识。而且习惯PC上网的这些人,对移动互联网的连接速度、交互方式等很不习惯。
而以打工人员、学生为主的手机用户群,他们在接手移动互联网的时候,正是运营商或SP们收费相对理性的时期,低成本的上网方式+低成本的终端设备,使他们选择或是别无选择的使用移动互联网。
3、打发无聊的强烈需求
中国有N亿的低收入人群,他们日复一日的干着两件事情:想办法吃饱、想办法(免费)解决无聊。
无聊了干什么? 聊天、娱乐、搞男女关系。他们最高级的娱乐设备就是——手机。通过手机来聊天、娱乐、搞男女关系很自然的成为了他们最先进且需要的应用服务。
但通过“聊天”的方式往往不是用移动互联网而是手机短信,搞男女关系很多也是通过短信。用手机上网去搞男女关系和聊天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具有难度的事情。所以,实际上他们用手机上网主要还是“获取娱乐信息”的,其实不是他们不在乎这点钱,是他们真的没有别的更好选择。
当然,他们中的先进分子也经常去网吧等场所,但在网吧的时间根本无法完全满足他们所有的“无聊”时间。特别是“坐公车”“出差在外”“保安值班”“躺在床上睡不着”的时候…
移动互联网现阶段的问题
现在的这个局面:nokia、google、apple势必会形成新的三国演艺,
hermes birkin handbags,Microsoft虽然只有百分之几的份额依然不容忽视,还有游戏巨鳄观望。
记在谁的blog上看到:这是一场口袋战争,nokia要装进一部手机,google要装进一个互联网,Microsoft要装进一个PC,apple要装进的是一种生活。
无论如何,这场战争最后的受益者将是广大用户(因为巨人们会不断更新优质的服务也会不断升级”免费”的战争),受伤者也会是劳苦大众(因为巨人们会各自推出“标准”和采用各自的“通道”)。
现阶段的中国移动互联网是一种“无聊经济”,这应该是由移动互联网的最大的使用人群决定的,这些打工者关注的大部分是娱乐性信息和使用IM聊天,所以一些比较有名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手机大头”等也都是简单的内容的聚合,一些3G门户也是简单的将1.0的门户网站内容组织形式搬到手机上。我们看不到任何一款真正适合中高端人群使用的产品,甚至没有一家值得google或者nokia收购的本土企业。移动互联网不等于互联网移动。
从长远的角度来说,移动互联网是必然的趋势,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之所以没有产生如“雨后春笋”般的景象,运营商的垄断是一个很关键的障碍,但我觉得这也只是暂时的,未来移动互联网的接入方式和连接速度绝对不是移动互联网相对于PC互联网的弱势。
产品设计
“移动互联网”产品在设计时需要面临三大天然的屏障:使用环境、屏幕显示、输入条件。
使用环境的多样化和不可预料性导致我们在设计时需要有很多的照顾,甚至需要模拟更多的使用模型去适合不同的环境特征;
从人体生理上能够接受的程度来说,PC屏幕的大小已经在挑战极限,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可能再小;同样,从“移动终端”的功能性定义来说,发展到一定程度其屏幕也不可能再大。但我们同样可以看到PC和“移动终端”的距离会越来越小(似乎这是微软更加愿意看到的);
因为不确定的使用环境和受限的显示条件,我们必须面对所有移动终端上的输入困难。
移动互联网产品面临三大天然优势:使用环境、地理位置、个性化。
使用环境的无处不在和多样化,对于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应用来说简直是如鱼得水的疯狂,这也使得绝大多数移动互联网产品都宣称自己可以:“充分利用用户的垃圾时间”“整合碎片时间”;
地理位置的变化是移动终端的一大特征,可以创造出无数中有价值的应用和体验,也是商人们的一大商机。以前是小区广告的SP们每年收入上亿,以后是每个号称“社区产品”的移动应用都可以“找到你附件500米以内曾经出现过的人”;
我们说移动终端,其实绝大部分指的是手机,即使不是手机其实一般也都是私人化很强的东西;所有很多人看中了这个个性化的特征,无论从支付的角度还是附加应
用都是很好的突破点。说白了“我手机上的东西都是属于我的”这是一种占有欲的满足,为了这种欲望而付费也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
移动互联网网民的特征和特性http://web.heima.com/wap/.shtm
{
第一部分,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无线互联网发展的基本现状和趋势。从现在来看,我们基本上了解到无线互联网已经过渡发展到了几个阶段,以前曾经提到的很多概念或者是很多的想法,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实现。此外,从产业层面、政策层面都出现了一些利好的消息,比如说刚才几位嘉宾都提到运营商,它在政策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据我们了解,刚刚大家提到广东的一些运营商已经提出了WAP分成的模式和非WAP网站。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这意味着未来非WAP的网站有可能在一个比较温暖的政策环境下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也是中国在移动产业上非常重要的信号。
第二,一些二流的运营商也进入了行业的产业。比如说现在做无线城市的一些运营商,他们开始在对无线城市的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其实也是从基础设施层面为无线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温暖的土壤。此外,可以看到在整个互联网发展业务模式上,可以发现在今年的一些我们认为期待有杀手级的应用,从传统的互联网开始逐步地移植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刚才大家也可以看到前面几位嘉宾所提到的主要的服务有惊人的重合,就是基于人机沟通的IM、E-mail、浏览器等等,为什么会集中在这个领域,是大家看好了这个领域,这些领域有什么特点,这也是接下来我会在一些观点里面跟大家分享。
可以这样看无线互联网现在发展得比较迅速了,2008年我们做了预测,WAP的规模是基于WAP增值的规模。这里面关于它的定义我会详细解释,为什么出现了这么多的数字,有的是商业的数字,有的是几千万的数字,根源是对用户的解读,像统计口径以及最终的解读。
另外一方面,我们开始发现它的商业模式已经出现无论是前向收费还是后向收费,无论是收费是基于企业广告的收费,其实在2008年广告方面我们已经看到了在部分行业已经开始了积极地去尝试手机广告。艾瑞在2008年推出了自己在无线广告方面监测的平台,从中可以监测到中国无线互联网上的广告收入已经开始呈现出一定的规模。
基于这样的展现,大家会考虑到既然目前无线互联网已经开始走出了新的路径、新的应用、新的模式,大家现在仍然在探讨的是未来互联网它的应用和杀手级应用和应用模式,究竟是会存在于哪个领域,到底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引发引爆点?我们认为其中根结或者是我们更加重视的是对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应用,只有基于移动互联网用户属性和特性的分析,我们才会准确地判断出来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需求是什么,未来会呈现出什么样的需求。满足了这些用户需求的应用和商业模式,才能无缝地衔接起来。
带着这个问题,艾瑞做了调研,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目前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的一些基本属性特征。首先从性别的角度看,中国手机网民是以男性、青少年为主。这跟刚才俞总、大卫讲得差不多,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网民男性占了82.4%,这应该是六四开,男性在移动互联网里面的属性是尤为显现。从年龄层来看主要是集中在30岁以下,其中18到24岁来看比例最高达65.5%,学历层次基本上是集中在本科以下,比例为99.6%。大家可以看到青少年男性为特征的在中国的互联网起步阶段是主流,和传统的互联网,和以前做PC互联网起始的从几千万网民开始扩散核心的用户是不一样的。传统的PC互联网用户在中国刚刚引爆的时候,那批网民的年龄、性别、学历相信和这个有很大的差异。这也是我们在思考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初始点。
另外一部分,从应用来看,手机网民主要是分布于华南地区,这和运营商的政策直接相关,资费政策、套餐政策直接降低了用户使用门槛。所以在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移动运营商是紧密相关,所以在中国做移动互联网要关心到政策层面和用户层面的特点。通过艾瑞调研,手机网民在华南地区达到了46.6%,几乎是目前一半的移动互联网用户集中在华南地区。
此外,在这里做了一个观点的提炼,高消费能力人群会成为手机网民的主体,为什么是高消费能力人群,这张图可以展示中国手机网民的职业特征,大部分人是学生,学生虽然没有固定的收入,但是在中国目前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他们的月消费和支付能力是比较惊人的。从这样的角度讲,针对目前互联网的应用和模式的发展,前向收费和后向收费大家可以看出来,为什么更多集中的是娱乐、更多的是游戏,从这个角度切入和用户目前主流的需求是相关的,这是为什么中国和美国的互联网差异不同。中国互联网截至到目前为止,35岁以下的网民仍然高达80%,美国的互联网网民应该是35岁以上的网民占到80%。不同的年龄就意味着不同的收入、职业对网络需求的不同和根本性的不同,导致了中国目前互联网的业务模式会有一些中国的本土化和特色化,仍然是以网络游戏他的收入主要模式,为什么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网络游戏收入没有受到影响。为什么腾讯在结构上来讲是最健康的企业,因为60%的收入来自于向用户收费的互联网的增值业务,另外20%是来自于基于手机用户收费的业务。只有10%左右才是后端付费的广告业务,这都是与中国的本土网络用户的特征紧密相关的。
目前手机资费主要是集中在什么比例?手机网民的收费资费要高于普通手机的平均资费的,也就意味着手机网民消费能力情况、支付情况可以让大家深入地去探讨。
可以看到除了一些基本属性之外,还可以看到手机网民上网的频率和黏性,这种特点是远远高于PC互联网。平均从频次上看,移动互联网网民每周上网的频率是5到7天,占比是第一位的将达到68.3%。其中每周手机上网比例能达到5次以上的在传统的互联网上是很难看到的。此外,我们也调查了手机互联网登陆了一些网站,基于通信、新闻资讯、以这样为需求的应用,在移动互联网里面是比较流行的。
刚才看到了这么多关于移动互联网网民的特征和特性,我们是不是应该再去想一下目前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属性是不是代表了今后的移动互联网网民的属性,是不是代表着未来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差异,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在这些变化和差异当中,移动互联网网民的机遇或者是模式在哪里。
目前互联网可以看到几个人群,首先互联网网民大家都有这样的概念,目前是接近3个亿了,年中是2.53个亿,年底的话是在2.9亿左右,这是互联网的群体将近3个亿。另外一个群体是手机用户群体,现在应该是6.5个亿,中国的手机用户终端的群体。我们在想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群体集中在什么样的部分?可以看到这两个群体的交集是不是代表了无线互联网的交集了肯定不是这样简单,这里面可以看到既使用手机的同时又有互联网经验的这些群体,他们是不是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很多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没有接触过互联网,没有接触过PC。这里可以看到对于没有接触过PC的手机移动互联网的网民,他们未来的需求,可以看到主流应该是可以占70%以上的目前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没有接触过PC,上网的方式不是依赖PC来上网,未来会从什么方向过渡,这是大家值得思考的。这是徐总主攻的模式,让这批互联网的用户进入门槛降低,围绕他们的上网特性去做。
另外一部分是俞总去思考的问题,基于现在已经有PC互联网经验的用户群体,如何过渡到移动互联网的群体,这样的商业模式。我相信UCWEB的同事肯定有互联网的经验,无论从安装、导航,这种用户群体他的特征是什么?他未来在移动互联网会出现什么样的特色?这又是一个方向。这两个方向的融合和碰撞,中间会迸发出一些什么样的移动互联网的特制,既不同于传统的互联网用户,又不同于只通过接触手机上互联网这种低端的用户群体。刚才还要提到的是Mobile Widgets等终端的价格降低和无线城市的营造,还有一批用户既使用手机,同时也使用互联网等,这些用户会有什么样的需求,归根到底,大家可以考虑到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不是很简单,他的特性大家不要带着传统做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去局限于自己的创造和想象。移动互联网的用户需求应该是基于针对目前移动互联网的特性,以及未来移动互联网的特性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去做的。刚开始大家考虑的是对传统互联网应用的移植,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可以看到这种移植是如何做一些结合目前移动互联网属性的特性的创新,他的成功性才有更多的把握。
}
祈福这位奇迹女孩